兴文排课软件主图

计算机智能排课系统

排课软件大全:智能排课系统

排课系统简介

计算机智能排课系统采用先进的排课算法、利用大数据思维模式,录入数据速度快、排课快速、调课方便快捷。排课系统打开后就以以操作面板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,简洁的向导模式让用户快速上手,不用学习排课方法、跟着向导窗口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即可实现快速排课。排课软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

第一阶段:数据输入。包括班级数据、科目数据和教师数据,为计算机排课提供必要的排课依据。

第二阶段:排课。计算机根据用户录入的基本数据,采用自身早就设计好的排课算法,经过计算机严格运算,最终得出完美课表。

第三阶段:调课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,对不满意的课表进行后期加工调整,最终得出满意的课表。

 

排课软件运行环境

具有奔腾处理器。

16MB内存,建议32MB内存。

20MB的硬盘空间,建议30MB的硬盘空间。

Windows2000/XP/win7/win10操作系统。

显示器分辨率为800 X 600,或更高。

排课前预备知识

一、为什么要“新建”或“打开”数据库文件?

数据库文件是存储排课数据的“容器”。当CIS启动的时候,它“打开”自己“新建”的数据库文件,然后进行数据处理--增加﹑删除﹑修改和报表打印等。

每次排新学期的课程,必须“新建”一个以学期名称命名的数据库文件--存储当前学期的排课数据,比如2002下。CIS只要求输入班级和教师,您可以从上学期的文件中复制这些数据。

二、启动CIS

选择开始>程序> CIS计算机智能排课,弹出“启动”窗口,如上图所示。

三、新建一个数据库文件

template是模板文件,所有新的数据库文件都由它拷贝生成。

1.打开Windows的“资源管理器”,新建一个文件夹,比如C:\学校排课数据。
2.启动CIS。
3.单击“新建”按钮,弹出“新建”窗口。
4.选择文件夹C:\学校排课数据。输入新文件名,比如2002下。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果新建文件成功,就弹出“验证用户名和密码”窗口--验证用户的合法性,如果是合法用户,就打开这个文件。

注意:输入文件名时不要输入后缀(.mdb),CIS自动对新文件加上后缀(.mdb)。

5.选择用户名,输入密码(见下)。

四、打开数据库文件

CIS会“记住”上一次“打开”的数据库文件,比如C:\学校排课数据\2002下.mdb。单击“打开”按钮,CIS自动找到该文件,然后弹出“验证用户名和密码”窗口--验证用户的合法性,如果是合法用户,就打开这个文件。

五、搜索打开

单击“搜索打开”按钮,在随后弹出的“打开”窗口上,选择磁盘、文件夹、数据库文件。打开示范数据库文件--2001上.mdb示范文件已经存储了一个假想的学校--示范学校的班级和教师数据,打开该文件可以立即测试CIS的各项功能。单击“示范文件”按钮,CIS自动找到该文件,然后直接弹出“验证用户名和密码”窗口--验证用户的合法性,如果是合法用户,就打开这个文件。

六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

每个数据库文件都有自己的合法用户,在打开选定的数据库文件以前,CIS 要验证使用者的合法性--是否为所选择的用户名输入了正确的密码。CIS为每个新文件都预先设置了两个用户--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,他们的默认密码是:sm1234
(字母都小写)。以这个密码打开数据库文件后,可以选择工具>更改密码,改变密码(请参阅更改密码);选择工具>用户管理,增加或删除用户(请参阅用户管理)。

1.在“单位全称”文本框中输入学校名称。该名称将出现在报表的“制表单位:”后。
2.单击“用户名”下拉框,选择用户名,比如操作员。
3.在“密码”文本框中输入密码:sm1234
4.按下“回车”键,或单击“确定”按钮。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,如果验证成功,则打开文件。这时,主窗口顶端的“标题”栏显示当前已打开的文件名(比如示范学校.mdb)。

输入班级

可以在Excel中输入﹑编辑相关数据,然后将结果“粘贴”输入到CIS网格中,请参阅与其它应用程序交换数据。

智能排课系统:输入班级

操作步骤

1.选择输入>班级,或单击“操作面板”上的“班级”按钮,弹出“输入班级”窗口。
2.添加新记录 ﹑删除记录.. .请参阅网格编辑。
3.如果要保存当前所有改变,单击按钮;如果要放弃当前所有改变,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程序按钮,单击“询问”对话框中的“否”按钮,退出。
4.单击“下一步 >> 输入科目”按钮,弹出“输入科目”窗口。

字段特性

参考示范数据库文件2001上.mdb。<班号> ---- 必须输入字符型,不超过50个字符,不能为空。班级的唯一编号。可以采用汉语拼音字母+序号的方式,比如BJ001表示第001个班级。<名称> ---- 必须输入字符型,不超过50个字符。班级的名称。比如初一1班,初一2班。对中小学,随着年级的增长,要将初一1班改为初二1班,但是<编号>的值不变。有的学校,班级名称始终不变,比如初187班,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改变名称。<届/级> ---- 必须输入字符型,不超过50个字符。班级所属的届或级。比如初一,高一。在此输入了届或级,打印报表时便可对课程表进行分类,比如可以选择只打印初一或高一的课程表。

输入科目

可以在Excel中输入﹑编辑相关数据,然后将结果“粘贴”输入到CIS网格中,请参阅与其它应用程序交换数据。

智能排课系统:输入科目

输入教师

可以在Excel中输入﹑编辑相关数据,然后将结果“粘贴”输入到CIS网格中,请参阅与其它应用程序交换数据。

排课概述

在介绍CIS的相似排课原理以前,首先介绍两个概念:排课5要素和相似性排课5要素

班级、科目、教师(含场地、教室等)、课时和排课点称为排课5要素。排课的过程就是将5要素具体化,或者说确定5要素的值。比如初一1班(确定了班级)的语文课(科目),由赵志刚(教师)上,每周共有6节课(课时),排课点是 [一,1]、 [二,2]、[三,1]、[三,2]、[四,1]、[五,3]。

注:排课点由坐标[周日,节次]表示。比如,[一,1]表示星期一第1节,[二,2]表示星期二第2节。

相似性

两个班级的课程相比较,只要部分或全部科目相同、对应的课时相同、对应的排课点相似,那么这两个班级的课程就具有“相似性”。通常,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课程都具有相似性。比如与初一1班相比,初一2班也要上语文课,课时也是每周6
节,排课点与初一1班的相似。“排课点相似”的意思是:初一1班第一节语文课在[一,1],初一2班第一节语文课可能在[一,1](如果教师不同),也可能在[一,2]、[二,1]、[二,2]..总之,在[一,1]附近。

相似排课原理

在输入了班级、科目和教师后,还必须输入“教学计划”,计算机才能进行自动排课。“教学计划”就是“确定”或“模糊确定”排课5要素的值。常见的方法是以文字和图形的方式为每个班级的每项科目,逐一输入各种要求。比如初一1班的语文课由赵志刚上,每周6节,上课的节次是...,其中有一节联堂课,...。从这个的例子不难得出结论:仅仅一个班的一门课就有这么多要求,要输入全校的“教学计划”,不仅工作量大,而且容易出错。另外,输入“教学计划”不等于排课,
初一1班的语文课究竟排在课程表的什么位置,要等计算机自动排课以后才知道。要让计算机按照一个复杂的、甚至是相互矛盾的“教学计划”,一次排出全校优化的课程,难度可想而知。实践证明,这种方法在绕了一个“弯儿”以后,计算机排出的课程表难以让人接受--结果太乱,事后调整的工作量太大。

CIS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案。针对排课者大多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特点,CIS的前期输入量极小,不需要专门输入“教学计划”,只要求输入班级,科目和教师。接下来,您就可以排课了。所不同的是,CIS把排课和输入“教学计划”合二为一,在排课的同时,也是在输入“教学计划”。CIS独创的“相似排课”,只要用“班级排课”或“教师排课”排出一个年级第一个班级的课程(同时输入了该年级的“教学计划”),并选择该班级为样板,通过相似推理,就能自动排出其它班级的课程。CIS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开,分步解决。实践证明,CIS能排出优化的课程,并把事后调整的工作量降到最小。

排课方法

针对排课的复杂性,CIS有三种排课方法供您根据不同情况选择:“班级排课”、“教师排课”和“相似排课”。前两个属于计算机辅助下的“手工排课”,后一个属于“自动排课”。三种排课方法都采用了计算机的图形技术,界面直观,易学易用。三种排课方法的结果是统一的,只是角度不同。比如,用“班级排课”排出的课,在其它两种方法的界面上也能看到,反之亦然。

排课过程

实际排课过程很可能是三种排课方法交叉使用的过程,下面的过程供参考。

过程1:首先,用“班级排课”排出一个年级第一个班级的课程,比如初一1班。因为,同一个年级的课程具有相似性。所以,本年级“教学计划”中的科目、课时、排课点被大致确定。接下来,可以采用“相似排课”,选择初一1班的课程作为样板(如果教师不同,可以更换),由计算机自动排出同年级其它班级的课程。

过程2:首先,排出对排课点有特殊要求的课程,比如: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,其相应的排课点应排“不排课”;一些教师之间的课程不能重叠,.. .请参阅疑难解答中的相关主题。然后,继续“过程1”。

猜你喜欢